教大推動「學校體驗」國際化
首次走進日本課室教授英語,準老師不容有失,在黑板上圖文並茂寫上各樣詞彙。台下的學生似懂非懂,老師輔以身體語言,又「載歌載舞」,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這都是香港教育大學(教大)一群準老師早前在日本教學的親身體驗,主修教育的李嘉毅(Raymond)是其中之一。他於去年參加由教大學校協作及體驗事務處舉辦的「學校體驗交流團」,體驗異地的教學文化。
Raymond形容,日本學生大都乖巧有禮,且自理能力甚高。他說:「日本學生每天在學校會有20至30分鐘的打掃時間,他們拿着掃帚、地拖、水桶等,分成不同小組去,『落手落腳』用心打掃,完成後才可外出玩耍。」Raymond認為日本學校這種訓練,有助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及團隊合作精神,也是公民教育的重要一課。
除日本外,教大亦安排學生到訪其他國家,了解當地的教育制度以及教學模式。就讀五年級的蔡文丹去年就在校方的安排下,到訪芬蘭,探究「愉快學習」的真諦。她說:「芬蘭教育特別強調學童對學習的好奇心,鼓勵孩子盡情探索和體驗,使他們愛上學習。」她又表示,當芬蘭老師發現學生之間有磨擦時,他們一般不會立即介入,而是讓他們自行想辦法解決紛爭。
為擴闊學生眼界,由教大學術及首席副校長、協理副校長(學生學習)領導的學校協作及體驗事務處於2017-18學年起,安排主修教育且成績優異的學生,遠赴世界不同角落,接觸香港以外的學校與教師教育,藉此了解及比較當地與香港教育制度的異同。
成功獲甄選參與計劃的學生,皆可獲校長室高達港幣一萬元的資助。他們在夥伴院校安排下,有機會到訪當地的學校交流及觀課,甚至走進課室親身授課。過去兩個學年便有52名學生參與其中,分別前赴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日本東京學藝大學及芬蘭赫爾辛基大學作深入交流。
「學校體驗」是教大教師培訓課程的關鍵部分,每年都有接近一千名主修教育課程的學生,到本地中、小學以及幼稚園進行實習。學生亦會參與「學校體驗入門」活動,包括一系列以專業發展為題的講座,以幫助學員了解本地教育領域中教師的角色及責任和經驗。
除了本地學校的實踐經驗,在全球化的發展下,教大學術及首席副校長李子建教授認為,教師需有更廣闊的國際視野。他說:「透過跨文化學習體驗,我們期望學生可以『跳出課室』,認識各地不同的教育制度,從而掌握環球教育發展趨勢。」李教授又說,計劃推行了兩個學年,學生反應十分良好。他期望,「學校體驗交流團」未來能夠涵蓋其他國家及地區,令更多學生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