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大举办「人工智能时代的新媒体素养」国际学术会议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算法以及大语言模型的迅速发展,新媒体技能已成为现今数字时代不可或缺的核心能力之一。香港教育大学(教大)一连两日于11月4至5日在大埔校园举办「新媒体与社交媒体国际会议:人工智能时代的新媒体素养」,汇聚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学者、业界翘楚及研究人员,共同探讨在人工智能重塑资讯生态、媒体发展与教育应用的时代,新媒体素养的培养之道。
教大校长及教育发展与创新学院院长李子建教授于开幕致辞和主旨演讲中表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媒体素养的定义与实践亦不断演化。他表示,新媒体技能已成人才必备素养之一,教大将成立「全球新媒体、文艺及教育研究所」,推动相关研究与实践。李教授指出:「教大一直致力推动教育创新及全人发展,并借着教育发展与创新学院,坚定装备未来教育工作者及社会大众,全面掌握新媒体素养。」
会议除了开幕式,还有多场主旨演讲,涵盖人工智能的伦理、智能传播、智能媒体的发展、人工智能推动影视制作、数码媒体在青少年与家庭中的角色,以及媒体教育的转型等话题。十位国际学者就以下主题,担任主旨演讲嘉宾(按英文姓氏排序):
- 清华大学崔保国教授 - 人工智能时代影视内容的创新
- 阿姆斯特丹大学高伟云教授 - 哎呀! (AIya) 关于 AI、焦虑、冗余和个人的回 归
- 香港中文大学冯应谦教授 - 人工智能与传播学科的危机
- 中国人民大学刘海龙教授 - 何为智能传播:能动性的概念与类型」
- 维也纳大学 Jorg Matthe 教授 - 智慧机器、健康心灵:在生成式 AI 时代建立韧性
- 伦敦大学学院 John Potter 教授 - 儿童对「数字之好」的看法:理论化新兴的「AI 素养」
-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Shyam Sundar 教授 - 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机能动性对比
- 宾夕法尼亚大学杨国斌教授 - 叙事想像与后批判的 AI 素养
- 美国伊利诺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姚正宇教授 - 以对话为核心:在教育和职业训练中重新建构人机沟通
- 中国传媒大学赵子忠教授 - 人工智能与智能媒体发展
除学术交流外,凤凰卫视执行董事、常务副总裁兼总编辑和凤凰新媒体首席执行官孙玉胜先生,以AI能改变当下的传播形态和格局吗为题,发表行业领袖演讲。随后,会议举行业界领袖论坛,以「AI 时代传统媒体的新媒体转型」为题,由多位传媒行业的领军者,包括孙玉胜先生、巴士的报社长兼策划展人卢永雄先生、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全媒体中心负责人闫修彦先生,在教大协理副校长(内地协作及发展)兼传讯及协作处长盖会霞女士的主持下,探讨当前的AI技术在媒体实际应用中所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以及掌握AI素养对于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性,促进了业界与学术界之间的深度对话。
大会另设有多场专题研讨会,涵盖重点研究领域:
- 人工智能对教育与传播实践的影响
- 人工智能时代中的青少年与家庭
- 人工智能时代中的政治话语与外交
- 个人与人工智能互动背后的不平等与风险
- 人工智能时代的数码叙事与故事创作
大会上教大同时颁发「Best Faculty and Student Paper Awards」,以表彰在学术研究上具卓越表现的师生。是次会议广受知名企业、媒体机构与学术界支持,进一步巩固教大在教育、传播与人工智能创新融合领域的先导地位。
此外,教育发展与创新学院今年推出全新研究生课程「新媒体和社交媒体文学硕士」,内容揉合了传播理论与媒体研究,并着重新媒体(包括: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新兴科技)对教育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旨在培养学生对媒体的认知以及技能方面的实践,提升沟通策略并促进共融的环境,以回应香港、内地及国际社会的多元教育需求。详情请浏览:https://aedi.eduhk.hk/zht/programmes/postgraduate-programmes/master-of-arts-in-new-media-and-social-media
—完—
教大举办「人工智能时代的新媒体素养」国际学术会议
下载所有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