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社交網絡

ww
 

本項目由五個相互關聯的專案組成,探討社交網絡對教育的影響。我們的目標包括(i)發展理論來偵測線上假新聞並設計介入措施以提高數位素養; (ii) 探討影響年輕人社交網絡及其身分的因素; (iii) 調查社交網絡在學校層面執行教育政策的角色及其對教育公平的影響; (iv) 研究年輕人的線上社交網絡與其福祉之間的關係; (v) 揭示神經行為機制與社交網路行為、睡眠-覺醒模式和積極效果的連繫。 

 

與我們合作

永續發展目標

2015年,聯合國成員國同意17項全球永續發展目標(SDG),旨在消除貧窮、保護地球、和確保全民繁榮。研究團隊致力於以下永續發展目標的實現:

 

ww

 

我們的研究針對幾個關鍵問題,重點是偵測假新聞並識別社交媒體上的負面語言或偏見,以促進數位素養、文化融合和福祉。我們開發有效的政策制定模型,以提升教育成效和公平性,同時也提供線上社交網路的正念課程、技巧和家庭教學支援。此外,我們也針對網路成癮和網路欺凌等社群網路不當行為進行研究,目的是改善睡眠習慣和管理。

ww
 

本研究的意義在於採用跨學科的方法來理解線上社交網路在塑造我們生活各方面的角色。透過研究社交網路對身分建構、資訊傳播、教育、福祉和社會共融的影響,研究提供了寶貴的見解,為提高數位素養、促進教育公平和建立社會信任的政策和實踐提供資訊。 

 

我們的研究透過調查、訪談和介入方式吸引了來自香港、中國大陸、新加坡、英國、波蘭和孟加拉的 1,200 多名參與者,有望造福社會,尤其是第一代數位原住民。我們的研究結果將適用於不同地區和群體,促進一個更緊密聯繫和資訊靈通的環球社會。
 

研究資助

資助計劃獲批金額

優配研究金 (2024-26)

機會、考量與選擇:香港少數族裔家庭的學校選擇

HK$ 508,886

優配研究金 (2024-27)

網絡社交實踐對青少年網絡身份和自我概念清晰度的影響:模式與機制

HK$ 739,483

韓國國家研究基金會 (2024-27)

再評估教育資訊系統與數據管理的治理

≈HK$ 1,778,000 (₩320,000,000)

 

出版刊物

  1. Choi, T. H. (2024). Outsourcing of Teaching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 Towards an equitable society. Springer.
  1. Gube, J. (2024). Exploring pedagogic discourses of cultural responsiveness: A tale of two classrooms. Pedagogy, Culture & Society, 32(2), 553-571.
  1. Li, H., Leong, M. U., Wong, K. L., Zhu, J., & Chen, C.-C. (2024). University students' concepts of nation in Mainland China Hong Kong, and Macau: Patriotism or nationalism? Higher Education. 
  1. Lee, J. S., & Chiu, M. M. (2024). Modelling trait and state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in a second language: An experience sampling approach.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1. Lu, C., & Gu, M. (2024). Review of research on digital translanguaging: A visual analysis through CiteSpace. System, 123, Article 103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