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越老越孤單?獨處與幸福感關係的跨年齡差異

資助計劃

傑出青年學者計劃 (RGC)

獲批金額

HK$1,063,372

授獎年份

2019

在老年心理學研究中,有一個核心謎題,儘管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獨處的時間是年輕成人的三倍,他們仍然能夠保持高水平的幸福感和低水平的孤獨感。儘管獨處通常與較低的正向情緒和較高的負向情緒相關,但比起年輕人,老年人在獨處中的幸福感下降幅度較小。依據社會情感選擇理論(SST),因為老年人更有效考慮情感上有意義的目標,因此他們在獨處中更有動力調節情緒。然而,先前的研究大多是相關性的,缺乏因果證據,且機制不明確。本項目實驗性地測試獨處情境對不同年齡層的影響差異,並探討這些年齡相關差異的機制。研究結果旨在闡明不同年齡階段有限的目標和動機如何影響獨處與精神健康之間的關係,推進終身幸福感的研究。

 

與我們合作

 

永續發展目標

2015年,聯合國成員國同意17項全球永續發展目標(SDG),旨在消除貧窮、保護地球、和確保全民繁榮。研究團隊致力於以下永續發展目標的實現:

 

 

理論上,這些研究結果顯著推進了獨處與幸福感研究進展,提供了有關獨處期間情感體驗的跨年齡差異的實證證據,並探究了其背後的機制。我們的實驗方法為年齡如何影響獨處中的情感體驗提供了新的見解。在方法論層面,我們首次成功將啟動獨處情境的實驗范式應用於老年人,展示了這些方法在研究不同年齡組的情感體驗方面應用的有效性。在實踐層面,考慮到獨處的高普遍性,我們的研究結果對於針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干預和支持策略具有重要意義,特別是在提升他們在獨處經歷中的幸福感方面。

 

本研究有益於老年人獲得與其偏好相符的改進心理健康策略;亦可幫助心理學家和老年學家獲得有關老化和獨處體驗的實證研究見解。同時,本研究結果有助於幫助醫療保健從業人員提供者設計更好的干預措施。本研究亦有潛力影響政策制定者提出適合年齡的社會環境。家人和照顧者可以透過本研究結果了解如何緩解獨處可能帶來的的負面影響。此外,該研究還影響了更廣泛的社會態度,減少了對老化和獨處的誤解。本研究使用跨學科的方法(結合心理學、生理學和社會科學)增進了研究結果在醫療保健、學術界和公共政策等多個領域的多樣應用,帶來多方的益處。

 

出版刊物 

  1. Jiang, D. *, Lay, J. C., & Fung, H. H. (2024). Older adults experience better affective well‐being in solitude: The moderating role of goal for conflict de‐escalation. Applied Psychology: Health and Well‐Being 16(3), 1367–1385. https://doi.org/10.1111/aphw.12533.
  1. Jiang, D.*, & Lee, C. K. J. (2023). Entity theory of emotion was associated with more daily negative affect during quarantine: Evidence from a 14‐day diary study among healthy young adults. Applied Psychology: Health and Well‐Being, 15(1), 115-132. https://doi.org/10.1111/aphw.12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