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大学举办「大使进校园」讲座 两位资深中国外交官亲述外交前线故事
为拓阔学生国际视野,并加深他们对中国外交事业的认知和理解,香港教育大学(教大)于10月31日(星期五)在大埔校园举办「大使进校园」专题讲座,邀得罗林泉大使与孙功谊大使两位资深外交官亲临主讲。两位大使不仅分享亲身经历的「外交故事」,更深入剖析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内容,吸引数百位师生到场旁听及踊跃提问,现场气氛热烈。教大另与三所本地中学合作,为其师生安排线上直播收看讲座。
是次活动由教大与有「中国外交官摇篮」之称的外交学院 (外院)联合举办。出席嘉宾包括教大校董会主席黄友嘉博士,以及外交部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代表和外院代表。
教大校长李子建教授在致辞对两位大使的莅临表示诚挚感谢。他表示:「外交是一门深邃的专业和学科,它不仅关乎国家利益的维护,更彰显一个国家在应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关系时,所展现的文明素养和制度自信、战略智慧与国际视野。我衷心感谢两位大使于百忙中拨冗莅临教大,与一众学子分享宝贵的经验和见解。这绝对是一场深入探索外交智慧,了解国家发展脉络的学术和思想盛宴。」
罗林泉大使及孙功谊大使均拥有丰富的礼宾工作经验和驻外经历。罗大使现为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在长达三十八年的外交生涯中,曾先后出任中国驻三藩市总领事(大使衔)、中国驻爱尔兰特命全权大使、中国驻希腊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外交部礼宾司司长、外交部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参赞和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副领事等职。孙功谊大使则长期在外交部非洲司及驻非洲国家使馆任职,曾任外交部非洲司正司级参赞、中国驻毛里求斯特命全权大使。
讲座环节中,罗林泉大使以《外交外事知识与亲历外交故事》为主题,介绍外交与礼宾工作的基础知识。他分享了各种礼宾细节中隐含的意义,更分享自己在外交生涯中遇到的各类事件及其处理手法。罗大使特别提到2011年利比亚内战爆发时中国大撤侨的过程,当时中国驻希腊使馆第一时间争取到了希腊政府的同意,派出共三艘邮轮、131架次包机、700多辆巴士,成功撤离13,185名公民到希腊的克里特岛安置。罗大使以实际案例展示中国政府以人为本、外交为民、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也让与会师生深入体会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的「仪」与「情」。
孙功谊大使则以《打造「中非命运共同体」外交理论与实践》为主题,详细阐述了「中非命运共同体」理论的诞生背景和发展路径,以及该理论在对非外交工作中的具体实践和成果。他又提到在担任中国驻毛里求斯大使期间,曾积极推动中毛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最终在其任内推动中国成为毛里求斯最大贸易伙伴国和进口来源国,两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合作和文化交流等方面均取得了丰硕成果。
在随后由教大协理副校长(内地协作与发展)盖会霞女士主持的问答环节,教大学生围绕中国当代外交策略、新时期大国关系、「一带一路」倡议落地成效及香港未来发展机遇等话题,与大使展开深入交流。
教大一直积极推动国民身份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着力培养师生的爱国情怀与拓展国际视野。今年三月,教大已与外交学院签署合作备忘录,拟共同建设「香港教育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以加强双方在国际关系研究与中国外交教育等领域的合作。此次「大使进校园」活动,正是双方合作的重要实践,不仅为教大的学术发展注入新动力,更将共同为香港乃至国家的国际关系研究与中国外交教育贡献力量。
--完--
香港教育大学举办「大使进校园」讲座 两位资深中国外交官亲述外交前线故事
下载所有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