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大举办2025年国际研究生圆桌会议研究论坛暨夏季学校
香港教育大学(教大)于7月29日至8月1日在大埔校园举行2025年国际研究生圆桌会议研究论坛暨夏季学校(IPRRFSS)。论坛以「跨学科前沿:探索心智、语言与环境共筑永续未来」为主题,汇聚全球23个国家及地区约330名研究生、校友及知名学者,共同分享最新研究成果。
教大校长李子建教授以线上方式致开幕辞时表示,教大以「教育未来 多元专才」为发展方向,而是次的论坛则提供了一个跨地域、跨学科的学术交流平台,让研究生展示研究成果,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学者深入讨论与跨文化交流,共建教育未来。
教大副校长(研究及发展)陈智轩教授在欢迎与会者时指出:「此次会议强调跨学科协作的重要性。在应对全球挑战方面,必需融合心理学、语言学、教育学、语言文化及环境科学等领域的知识,开拓创新的学习模式,让参与者共同推动社区进步,以迎接全球化的挑战。」
本次会议亦邀得九位国际知名学者担任主题演讲嘉宾,涵盖教育学、语言学、心理学、语言文化及环境科学等领域的议题,并分享研究成果(主讲嘉宾和演讲主题详见附表)。
为表彰卓越研究,会议向十位优秀学生颁发「杰出论文奖」,鼓励他们持续深耕专业领域,产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更多会议资料,请访问论坛官方网站:https://iprrfss.com/
主题演讲嘉宾及演讲主题
主题演讲嘉宾 | 演讲主题 |
---|---|
香港大学心理科学和临床心理学讲座教授李湄珍教授 | The Role of the Pons in Affecting Processing
|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应用语言学系George C. and Jane G. Greer 应用语言及亚洲研究教授陆小飞教授 | Corpus-based Genre Pedagogy meets Generative AI: Principles, Applications, and New Opportunities |
香港教育大学科学与环境学系顾问(环境科学)黄铭洪教授 |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Toxic Chemicals for Ecological and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
英国巴斯大学教育系应用语言学教授张晓兰(Xiao Lan Curdt-Christiansen)教授 | Heritage Language Education in Chinese Diasporic Communities |
香港中文大学管理学系卓敏管理学教授康萤仪教授 | Mind and Status: Interdisciplinary Insights on Poverty and Well-being |
德国卢森堡大学DFG Heisenberg 教育管理教授Marcus Pietsch教授 | Reimagining Educational Innovation: Uncertain Futures Need Complex Approaches |
香港教育大学文学及文化学系文化研究讲座教授陈锦荣教授 | What is Care Humanities?: Ethics, Cases, Cultural Practices |
香港教育大学教育政策与领导学系教授、全球芬兰教育研究所联席总监蔡瑜琢教授
| Transition Toward a Sustainable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 Foundational Shifts in the Internationalis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副教授兼英语语言文学系主任Csilla Weninger 博士 | Researching Critical Digital Literacies |
—完—
教大举办2025年国际研究生圆桌会议研究论坛暨夏季学校
下载所有图片